内容提要

《瘟疫发源》有别于一般的瘟疫著作,此书是专门研究五运六气与以瘟疫为主疾病的相关性的著作。作者马印麟撰于雍正三年(1725年)。马氏认为“凡遇瘟疫之症,流行颠倒差乱,误人多多。”而如果能明五运六气之至要,则可知瘟疫时症之根源,故书名为《瘟疫发源》。他选取张景岳之《类经》中关于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、六十花甲的内容,分为五运(木火土金水)、六气(风火暑湿燥寒),每年各有主气、客气的内容,由博返约,预测每年的主气与客气“和”或“不和”。通过这种推算,预测某年可能有瘟疫流行而早做准备,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。他指出“若主客之气不和,阴阳不得升降,则……民多患灾难疫疠之热症。”最后提出个药方,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。此书目前只存有雍正三年的初刻本,本次校点以此为底本。

《瘟疫发源辨论》序

医之为道,盖自上古神圣,参天地阴阳之秘,以跻一世于和平,其功最大。自后世侪于方技之列,痛夫俗子咸托业于其间,以为衣食计,品益杂,技日疏,几以人为费而医之道隐矣。古人有言“不为良相则为良医”,医岂易言哉?北海马君长公,当代良医也。尝往来历下,与余交甚久。每见其治疗奇验,真所谓“饮上池之水而洞见垣一方”者。其品高行粹,淹博儒雅,盖隐君子者流姑托迹于是,岂与世之碌碌者同乎一日?出其所著《瘟疫发源辨论》二册示余,约而该,微而显,辨析毫芒,治法毕具,至哉!书乎。余尝历览古今来所刻方书,于疫疠一途详者或鲜。盖诸症或出于人事,而此症则本乎天行,使非通于阴阳五行之理,而究极其微,或爽毫厘,误人非细。今观是书,五运六气,洞彻条贯,造化根心调爕在手,能使垂渗之气变为甘雨和风,厥功伟矣。是书之行,诚足以上继古来神圣济世之心,宁仅曰方伎家言而已哉?因乐弁数语于首,以告夫世之读是书者。

时雍正二年岁次甲辰长至日平陵杨瑄序于倩月山房

《瘟疫发源》小引

夫医学源自伏羲,传之神农,注于皇帝。故轩辕与岐伯参酌天地阴阳,化生六气,运行一岁十二月之间。分布在人,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,左右要会,作八十一篇,垂为世范,至今用之而为医家绳墨规模者也。粵自黄帝之后,二千五百余年。汉长沙张仲景先生恤于民命多被伤寒瘟疫损害横夭,因而详考古经函微之玄机,气运主客之迁变,以著《伤寒卒病方论》一十六卷,使后之学者有可依据。仲景迄今又千余载,凡著作医书遏往古者八九倍矣。然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。青齐长翁马先生尧善岐黄,洞彻奥秘,千经百论,无不探本穷源。手著《瘟疫发源辨论》上下卷,发明五运六气之至要,为瘟疫时症之根源。其言简,其理明,易于习诵,使人知所由来,其用心可谓深且大矣。诚灵书之纂要,后学之指迷,瘟疫之秘诀,生人之厚幸耶。桓毫末无知,不自揣其鄙陋,妄笔而志之,幸勿哂其俚劣云

时雍正三年岁次乙巳蒲月上浣之吉

古燕同学弟余东桓敬远氏识于泺滨倩月斋之西堂

自序

予年八十岁,细自数十岁时受祖父之岐黄医业,从师训读数载。父亡之后,各处访求明师贤友,讲究议论。至于前辈如东垣、丹溪、河间、仲景四大明师岐黄,将诸病、脉理、经络脏腑、本草无不注释,详悉明白,惟有瘟疫一门而未尝发明受病之由。诸家虽有数句,至简至约,不甚详细,闷怀心腹二十余年。凡遇瘟疫之症,流行颠倒差乱,误人多多。忽而青州,宗玉张公,亦是世家岐黄,所积之书,赐《类经》一部,四十余册。朝夕昼夜苦读穷究,黄帝与岐伯注天文地理,人事三才,其书理义深远,繁多难读,盖学浅不能便览。吾将瘟疫一门,由博返约,采集一册,名曰《瘟疫发源》,使后人便易入门。至今三十余年,屡验屡效。方敢刊刻济人。所验之年岁,略表一二,开例于下,以使后学诚信。再求高明指示。

雍正三年岁次乙已古青三世医八十老人马印麟甫纂

凡例

《瘟疫发源》一书,根源自黄帝与岐伯问答,注《类经》一部。其理其文深远玄妙,人多不录。上古之时,无药无方,按脏腑经络,专以针灸妙用,为古今《素问》,乃岐黄之祖。视者幸勿以其繁而厌之。

《类经》一书,内分阴阳,化生五行,注天干地支,六十花甲,分为五运六气,各有主气、客气,乃五运主气者。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,乃四时之正气也。六气主气者,风火暑湿燥寒是也。凡主气者,年年不移。客气者,每岁而迭迁。若主客之气正化,则天时风雨调和而五谷丰收,则民亦舒而无病。然一岁之中,全在客气之流行变化。若主客之气不和,阴阳不得升降,则五行相制,天时寒热温凉,不应主气,则天有不测之气象,风云雷雨,旱潦不均。五谷亦不能丰收,而民多患灾难疫疠之热症。

瘟疫则验

今将瘟疫书内,逢刚柔失守,阴阳升降不前,不迁正不退位,五行相制,运克天气不和,并天刑之年,所验之天时民病,不能尽注,略表数句,以待后人再验可也。

假如崇祯十一年,岁次丁丑,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。此年杀气乃行,自北直由山东,大兵荒乱,杀虏黎民无数。至十二年戊寅,亦是刚柔失守,天运失时,其年大旱。十三年己卯,亦是阴阳不得升降,饥歉岁年,饿死者、瘟病死者无数。此乃刚柔失守,天气不和之验也。

康熙七年,岁次戊申,亦是刚柔失守之年。天运失时,其年六月十七日二鼓时地震,由西北而至东南,山东青州、沂州、郯城,一切楼瓦房倒坏,城崩地烈,伤损人亦不少。至八年己酉、九年庚戌,此二年民患瘟疫热症,人多暴死。亦是刚柔失守之验也。

康熙十二年,岁次癸丑,其年民舒无病。惟冬月五之气,主客之气皆燥金,主寒露早下,霜乃早降。终之气,在泉主客之气,皆是太阳寒水用事,天时主严寒大举,霜雪乃积,凝水坚水,阳光不治,杀令行也。此年一冬大雪大寒,冻死者亦有数人。岂不是客气之流行变迁一验也。

康熙二十五年,岁次丙寅,亦是刚柔失守,天运失时,运克天气不和之年。初之客气君火,而兼相火司天,主春气大温,草木早荣。二之气主气君火,此年君火当降在泉。遇水运承之,降而不下,君火返郁,火不务其德,则炎暑流行,火气太过,热极之变也。火极太甚则水来复之,甚则云趜雨府,洪水冲决。此年主天下大水,青州大桥水崩。亦是此年,民患大疫疠热症。

康熙三十年,岁次辛未,乃天刑之年,阴阳不得升降,土下克水。故日不相得,天时寒暄不时,则田禾亦不能丰收,民病暴热乃生,郁疠乃化,多生热症。陕西省大歉,饿死病死者无数。

康熙三十四年,岁次乙亥,为天气不和之年。山西洪洞县,六月初四日地震,城崩地裂,及一切楼瓦房倒坏,饿死、病死者无数。此乃天刑之年一验也。

康熙四十一年,岁次壬午,为刚柔失守,天运失时之年。此年乃太阴湿土,当升司天,中运遇木,则土不能升天。土郁不升,因木之胜也。人病在脾胃,土郁欲发,必待得位之时而后作,微甚如见。三年化疫。四十二年癸未,四十三年甲申,四十四年,其年稍平,山东六府瘟疫盛行太甚,其人死者无数,遍地尸骸。不知别省何如。医医不明五运六气,若多用清解发表之剂,病轻者即重,重者即死,误人多多。吾按五运,土郁治法,用泄黄散,研化五瘟丹,或三消饮,选而用之。轻者立愈,重者即轻,凡照此法治者,百无一失。此其验也。

雍正元年,岁次癸卯,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。天时孔府文庙火灾。二年,岁次甲辰,亦是运克天气不和之年,朱夫子文庙火灾。此二年民多患瘟疫热症,惟济南府北七县更甚,病死者无数。三年,岁次乙巳,亦是运克天气不和之年。天时春旱,夏秋多雨,济南东、昌二府,民患水灾大难。以至北直,东三府,青、莱、登,天时多患虫灾,田禾半收。此冬天气大温不寒,皆因在泉之气相火,终之客气亦是相火,二火交炽,畏火司令,故主冬温不寒,阳乃大化。蛰虫出见,流水不冰,地气大发,草乃生,人乃舒。岂不是天气不和,客气流行之验也。

瘟疫治法表其大略

瘟疫受病,皆因五行相克,阴阳不得升降,以致五运五郁,客气流行变迁,人感天地疫疠不正之气。内虚之人,邪由口鼻而入;壮实之人,外邪不能侵害。此疫疠之邪,非若伤寒感冒,邪气由毛孔而入,断不可认为伤寒感冒表症,强发其汗,徒伤表气,病亦不减,反使病轻者重,病重者即危。

一论瘟疫皆是热症。如初举一二日间,发热,头晕头痛,身痛,口干发渴,呕泄等症,初用达原饮,调和疏通之剂,其病速愈。此时受病日浅,又不可下。若下之太早,则成结胸。病至五六日,舌上生苔,其苔各色不同。或咽喉肿痛,汤水不下,或发癍、发疹,或大便干结,或三五日不通。当速用三消饮,轻者二三剂而愈,甚者五七剂而痊。若瘟毒太甚,危在旦夕,而头痛,腹痛,紫黑瘟疹,或身目发黄,舌苔,语涩,或不省人事,或谵语,或妄言撮穴,循衣摸床,烦躁不宁,遗溺不知等症。当速用加减运气五运丹,连进二三服,立可回生。

又论瘟疫俱是热症,宜用清解寒凉之剂,又最宜用大黄。盖大黄乃是流通之物,且能却邪逐秽之妙品。若不用大黄,徒用寒凉,寒则凝滞,但非不能退热,反能郁遏邪气,以至外则身凉,内则壅热,迁延待毙,莫可救援。可不慎欤。

又论瘟症,至五七日之间,当为速下。若日久失下,内结壅闭,以致脉厥。此时若徒用寒凉之味,无大黄流通之性,愈遏其热,其邪愈结,脉愈不行。遇者认脉微欲绝,委而弃之,误人甚矣。或妄投参、芪、桂、附,大补回阳之理,下咽立毙。可不叹哉。病若至此,宜用小承气汤,加槟榔二钱,缓缓下之,六脉自复,诸症渐愈。

又论瘟症下法,病至七八日,舌上生苔,即当速下。或大便结滞不行,更当速下。下过二三次,轻者自愈,重者舌上苔退刺软,热渴减。或又复热,即再下之,凡下不以数计。病有浅深,有是症则投是药。若见理不明,中道生疑,遇此反致耽误。可不异哉。

瘟疫病按

一武举,年三十余岁,身壮体健,忽患瘟热之症。延迟至七八日间,烦躁不宁,坐卧不安,循衣摸床,妄言撮空,手足战栗,六脉散乱,水饮不下,大便不通,小便赤涩。有作虚症治之,命在旦夕。用五瘟散,每服三钱,新汲凉水调化送下,日进三服。次日诸症全退,饮食调养数日而安。

一男子,年五十余岁,患瘟症延迟数日,失于解利,以至于神昏不省人事,大便结滞,舌上苔刺,目不能视,口不能言,六脉似有似无,或六脉俱脱。皆因疫毒太甚,闭塞经络,以致脉道不行。用过清解通利之煎剂,内加大黄三钱,日进三服,绝然不动。因大黄经过水火煎炼,去其猛烈之性,故用之则不效。举家惊慌,以备后事。吾将用过通利之剂,俱宜生用研末,用新汲凉水调匀,灌下,日进二服。大便通利二三次,口亦能言,目亦能视。次日再进一服,则诸症全愈。

若此等瘟疫之毒太甚,其毒结于腹内,熏蒸脏腑经络,以致真气受伤,而疫疠之毒,日日炽盛,则百病生出。必用生大黄,猛烈大将军之势,方能攻结破敌,疫疠之毒。不然,其毒不能善退。盖大黄之性,有毒攻毒,其毒亦能解大黄之性,则不损元气,善能逐毒外出,而元气渐复。此乃泄中有补也。如此等症,屡用屡效,百无一损。

黄帝曰:疫疠热症,当何禁之?岐伯曰:热病少愈,余邪未尽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,此其禁也。若不戒饮食劳倦,情欲扰乱,然脾胃气虚,未能消化坚食,故热复生。宜清淡饮食,最忌腥膻、油腻、煎炒之物,常待三分饥。戒劳役、怒恼、房事,宜净养数日,其病渐愈,元气渐复,再不复感。

八十老人注验

五运六气瘟疫发源

素问曰:医之道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方可言医。天、地、人,三才地位,阴阳五行之变化,莫不上达于天。如阴阳五星运气,风雨寒暑之应,下推于地,方宜水土、草木昆虫、万物胜衰之应。通于人事之变化,如表里血气、脏腑经络、疾病安危之应。医之源发乎阴阳,然阴阳化生于五行(金木水火土),流为十干(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),则成五运,以应人之五脏(心肝脾肺肾)。五行化生,地支十二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)。阴阳对冲,则为六气(风寒暑湿燥火)。以应人之六腑。今之时医,不知医之源流,阴阳胜衰,五行生克制化,天文地理。人事不晓,更不知五运六气为何物,则不知四时万物之始终,生死之本也。能觉预防者,上智也。能因几辨理者,明医也。既不能知,而且云乌有者,下愚也。按:五运六气,刚柔失受,阴阳升降不前,不迁正,不退位,各有年岁。大人感之,而成疫疠,小儿受之,多患痘疮。然(岁中客气)之流行,即安危之关系。或疫气偏行,而一方皆病风温;或清寒伤脏,则一时皆犯泻痢;或痘疹胜行,而多凶多吉。期各不同,或疔毒偏生,是阴是阳,各从其类。或气急喘嗽,一乡并兴;或筋骨疼痛,人皆道苦。或时下多有中风,或盛行痰火。诸如此者,以众人而患同病,谓非运气之使然欤?张子曰:病若不是当年气,看于何年运气同,只向某年求活法,方知都在至真中。扁鹊曰:阴淫寒疾寒(水之令太过),阳淫热疾(相火之令太过),风淫末疾(风木之令太过),雨淫腹疾(湿土之令太过),晦淫惑疾(燥金之令太过,久晴不雨当为疫疠、风瘴),明淫心疾(君火之火太过)。《经》曰:天运有胜衰,人气有虚实。医不知此,焉得为工?噫!儒之道,博约而已矣;医之道,运气而已。学者可不由此入门,而求其蕴奥耶?

五运详注

阴阳化生五行(水火土金木),流为十干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,天干运化于五方位(甲乙东方木,壬癸北方水,丙丁南方火,戊巳中央土,庚辛西方金),分为五运:木为初运,火为二运,土为三运,金为四运,水为五运。此乃主运,年年不移。

天干阴阳配合,化为五运。

甲与己合,化土之岁,土运统之。

乙与庚合,化金之岁,金运统之。

丙与辛合,化水之岁,水运统之。

丁与壬合,化木之岁,木运统之。

戊与癸合,化火之岁,火运统之。

此乃客运。每岁迭迁。

六气详注

阴阳化生,地支十二(子寅辰午申戌,六阳年;戊丑卯巳未酉亥,六阴年)。

阴阳配合五行,运化五方位。

寅卯属春,东方木也。已午属夏,南方火也。

申酉属秋,西方金也。亥子属冬,北方水也。

辰戌丑未四季,中央土也。

阴阳刚柔对冲,化为六气,风、火、暑、湿、燥、寒也。

子午之岁,少阴君火司天(阳),卯酉阳明燥金在泉(阴);

丑未之岁,太阴湿土司天(阴),辰戌太阳寒水在泉(阳);

寅申之岁,少阳相火司天(阳),巳亥厥阴风木在泉(阴);

卯酉之岁,阳明燥金司天(阴),子午少阴君火在泉(阳);

辰戌之岁,太阳寒水司天(阳),丑未太阴湿土在泉(阴);

巳亥之岁,厥阴风木司天(阴),寅申少阳相火在泉(阳)。

六气分主客

主气以其年年不移,故谓之主。

厥阴风木为初之气,主大寒节至春分;

少阴君火为二之气,主春分至小满;

少阳相火为三之气,主小满至大暑;

太阴湿土为四之气,主大暑至秋分;

阳明燥金为五之气,主秋分至小雪;

太阳寒水为六之气,主小雪至大寒。

客气加于主气之上,以其年年迁转,故谓之客。

子午之岁,少阴君火司天,卯酉阳明燥金在泉。

初之客气太阳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厥阴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少阴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太阴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少阳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阳明加太阳之上。

丑未之岁,太阴湿土司天,辰戌太阳寒水在泉。

初之客气厥阴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少阴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太阴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少阳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阳明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太阳加太阳之上。

寅申之岁,少阳相火司天,巳亥厥阴风木在泉。

初之客气少阴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太阴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少阳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阳明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太阳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厥阴加太阳之上。

卯酉之岁,阳明燥金司天,子午少阴君火在泉。

初之客气太阴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少阳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阳明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太阳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厥阴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少阴加太阳之上。

辰戌之岁,太阳寒水司天,丑未太阴湿土在泉。

初之客气少阳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阳明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太阳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厥阴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少阴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太阴加太阳之上。

巳亥之岁,厥阴风木司天,寅申少阳相火在泉。

初之客气阳明加厥阴之上;

二之客气太阳加少阴之上;

三之客气厥阴加少阳之上;

四之客气少阴加太阴之上;

五之客气太阴加阳明之上;

六之客气少阳加太阳之上。

司天在泉左右间气

去岁在泉之右间,当升今岁司天之左间;

去岁司天之右间,当降今岁在泉之左间。

左间太阴,子午少阴君火司天,右间厥阴,

右间少阳,阳明燥金在泉,左间太阳;

左间少阳,丑未太阴湿土司天,右间少阴,

右间阳明,太阳寒水在泉,左间厥阴;

左间阳明,寅申少阳相火司天,右间太阴,

右间太阳,厥阴风木在泉,左间少阴;

左间太阳,卯西阳明燥金司天,右间少阳,

右间厥阴,少阴君火在泉,左间太阴;

左间厥阴,辰戌太阳寒水司天,右间阳明,

右间少阴,太阴湿土在泉,左间少阳;

左间少阴,巳亥厥阴风木司天,右间太阳,

右间太阴,少阳相火在泉,左间阳明。

司天在泉解

司天在泉四间气者,乃客气之六步也。凡主岁者为司天,位当三之气。司天之下相对者,为在泉,位当终之气。司天之左,为天之左间,右为天之右间。在泉之左,为地之左间,右为地之右间。每岁客气,始于司天前二位乃天之右间,是为初气,以至二气、三气,而终于在泉之六气,每气各主一步。然司天主行天之气令,其位在上。自大寒节起,以主上半年。在泉主地之气化,其位在下。自大暑节为始,通主下半年。岁运居上下之中,主气交之化。故天气欲降,则运必先之而降;地气欲升,则运必先之而升也。又论曰:初之气、二气、三气尽,天气主之;四气、五气、终气尽,地气主之。此即上下卦之义。然则三气、四气,则一岁之气交也,乃天地气交之时,故自四月始,至八月终,总计四个月,一百二十日之间。而岁之旱潦丰俭,物之生长收成,皆系乎此,故曰气交之分。人气从之,万物由之也。岐伯曰:上而司天,下而在泉,中而气交,人之居也。言天者求之本,言地者求之位,言人者求之气交。本者,天之六气,风、火、暑、湿、燥、寒也;位者,地之六步,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、火是也。言天者,求之本,谓六气之胜衰,而上可知也;言地者,求之位,谓六步之终始,而下可知也。人在天地之中,故求之于气交,则安危亦可知矣。又论曰:上者谓天,天气下降;下者谓地,地气上升。一升一降,气交于中也,而人居之,则生万易,无非气交之使然。盖天无地之升,则不能降;地无天之降,则不能升。故天地互相为用,升降乃天运循环之道也。天气不足,地气随之;地气不足,天气从之。运居中而当先也。如司天生克,中运为顺,中运生克,司天为逆,在泉亦然。顺分生克之殊逆,有大小之别。此古人举运气之端倪耳。若其二气相合,象变迥异,千变万化,何有穷尽?如四时有非常之化,常外更有非常。四方有高下之殊,殊中又分高下。百步之内,晴雨不同;千里之外,寒暄非类。故察气候者,必因诸天;察方宜者,必因诸地。圆机之士,又当因常以察变,因此以察彼,庶得古人未发之玄,而尽其不言之妙欤。

五运详注原病

岁运有余属先天,为太过之年,甲丙戊庚壬五(阳刚之年是也)。

六甲年(甲己化土),甲为阳刚之土也。土之太过,是谓敦(厚也)阜(高也),万物之化无不赖土以充成。土本高厚,在山川烟埃朦郁,土之气也。雨湿流行湿生则燥避,土之化湿,土胜则克水,故肾臟受邪,治当以除湿补肾。脾属土,甚则土邪有余,脾经自病。脾主肌肉,外应四肢,肌肉痿行善瘈(抽掣也),脚下痛。脾太过,则令四肢不举。脾虚则腹鸣,飱泄不化。其德厚重,故其政安静,其动柔润重淖(淖者泥湿也),其变震惊、飘聚、崩溃(飘骤乃雷廷暴风也,崩溃乃洪水冲决也),此以土极而兼木复之化。

其谷稷麻。稷土谷,麻木谷,土齐木化也。

其畜牛犬。牛土畜,犬木畜,其育齐也。

其果枣李。枣土果,李木果。

其虫裸毛。土气有余,倮毛齐化。

太溪,肾脉也。土亢则肾绝,故死不治。

六丙年(丙辛化水),丙为阳刚之水也。水之太过,为流衍之纪。水胜则阴气大行,天地闭而万物封藏。岁水太过,寒气流行,寒病乃生,邪害心火。水化寒,水胜则克火,故心脏受邪,治当以逐寒补心。民病身热烦躁,心悸,阴厥上下中寒,谵妄心痛。甚则水邪有余,肾脏自病。肾病则腹大,胫肿,喘咳,身重,寝汗。

其德凝惨寒氛,寒之化也。寒氛,雨雪貌。

其动漂泄沃涌。漂;浮于上也;泄,泻于下也;沃,灌也;涌者,溢也。其变冰雪霜雹,非时而有故曰变。

其病胀,水气胜也。其象冬,凡寒气霜雪冰,皆冬气之化。其气坚,凛烈坚凝,寒之胜也。

其谷豆稷。豆水谷,稷土谷,水有余,则齐土化也。

其果栗枣。栗齐枣实也。

其畜彘牛。彘水畜,牛土畜,彘齐牛育也。

其虫鳞裸。水有余,故鳞齐倮育。

神门,心脉也。水亢则心绝,故不治。

六戊年(戊癸化火),戊为阳刚之火也。火之太过,乃赫曦之纪(赫,音黑;曦,音希)阳光炎盛也。阳胜则万物俱盛,阴气内化,阳气外荣,阴降于下,阳升于上也。民病火邪伤阴,寒热交争,故为疟。火克肺金,令人喘咳。火逼血妄行于上,故口鼻出血。下泄于二便。故水泄注下。火炎上焦,则咽干耳聋,肩背皆痛。

论曰:心病者,胃中痛,胁支满,胁下痛,膺背肩胛间痛,两背内痛。

太渊,肺脉也。火亢则肺绝,故死不治。

其动炎灼妄扰,火盛之害也。

其德暄暑郁蒸,热化所行,其应夏也。

其变炎烈沸腾,火气太过,热极之变也。

其病笑疟、疮疡、血流、狂妄、目赤,皆火盛也。

若火不务其德,暴烈其政,甚则雨水霜雹,则金气受伤,水必复之,故其为灾如此,而寒邪反伤心也。

其谷麦豆。麦火谷,豆水谷,麦齐豆也。

其果杏栗。杏火果,栗水果,其实同也。

其畜羊彘。羊火畜,彘水畜,其育齐也。

其虫羽鳞。羽属火,鳞属火,羽齐鳞化也。

六庚年乙庚化金,庚为阳刚之金也。金之太过,乃坚成之纪,万物收引,而退避也。岁金太过,燥气流行,燥病乃生,肝木受邪,治当以清燥补肝。民病两胁下少腹痛,目赤嘴疡,耳无所闻,皆肝胆经病。金气太过,则肃杀甚,故伤及肝经。若肝不及,则令人胃痛,引背下则两胁肤胀,甚则不可反侧,金伤于肝也。

金邪有余,肺经自病,故喘咳气逆,肩背痛。金病不能生水,以致肾阴以病,故尻阴、股膝、髀騰、脂足皆痛。

其德雾露萧瑟,清肃之化也。其变肃杀凋零,杀令行也。

其动暴折疡疰。暴折者,金气有余;疡疰者,皮肤之疾。

金不务德,而暴害乎木。火必报复,而金反受伤。故其为病,则邪害于肺。其病喘喝,胃噫仰息,火乘肺金,故其病咳。

其谷稻黍。黍火谷,金齐火化也。

其畜鸡马。金火二畜,孕育齐也。

其果桃杏。金齐火实也。

其虫介羽。介齐羽化也。

太冲者,肝脉也。金亢则肝绝,故死不治。

六壬年(丁壬化木),壬为阳刚之木也。布散阳和,发生万物之象也。木和相生,则阳和布化,则阳气日进,而阴气日退。

岁木太过,木之化风,风气流行,风病乃生。木胜则克脾土,故脾脏受邪,治当平肝木,以补脾土。木太过,不务其德而侮土,则金必复之,故乘秋令而为灾如此。至其为病,则邪反伤肝矣。

民病飱泻食减,体重烦冤,肠鸣,腹胁支满,皆脾虚气衰所致。木胜肝强,故善怒,眩冒巅疾,甚则反胁痛而吐甚。肝脉布于胁肋,木强则肝逆,故胁痛。吐甚者,木邪伤胃也。

其动掉眩巅疾(掉者,摇也;眩者,旋转也),风木太过,故有此病。

其德鸣靡启拆。鸣,风木声也;靡者,散也;启拆,即发陈之义。

其变振拉摧拔。振,怒;拉,谓败拆;摧,谓仆落;拔,谓出本。

其谷麻稻。麻木谷,稻金谷,齐其化也。

其果桃李。李木果,桃金果,李齐桃也。

其畜鸡犬。鸡金畜,犬木畜,犬齐鸡也。

其虫毛介。毛齐介育也。

冲阳者,胃脉也。木亢则胃绝,故死不治。

岁运不及属后天,为不及之年,乙丁己辛癸(五阴年是也)。

六丁年(丁壬化木),丁为阴柔之木也,木气不及,是谓委和之纪。阳和委屈,发生少也。木气衰,土气无制也。火无所生,故长自平。木衰金胜,故收气乃早。

岁木不及,燥乃大行,燥病乃生。木不及,则金乘之,故燥大行,生气不政,物秀而实,草木晚荣,凉雨时降,风云并兴。

民病中清,肤胁满,少腹痛。金气乘木,乃肝之病也。肠鸣溏泄,木不生火,乃脾之寒也。

其病肢废、痈肿、疮疡。木被金伤,肝筋受病,风淫末疾,故为肢废,痈肿、疮疡,所由生也。

其主飞蠹蛆雉。飞而蠹者,阴中之阳虫也。蛆者,蝇之子,蛆入灰中,蜕化为蝇,其性喜暖畏寒,火运之年尤多也。雉,火禽也。凡此皆火复之礼。

其气敛,其用聚。木兼金化,收气胜也。

其谷稷稻。土之稷,金之稻,木不及二谷当成也。

其果枣李。枣,土果也。李当作桃,金果也木不及则土金二果盛。

其畜犬鸡。犬木畜,鸡金畜,有胜衰也。

其虫毛介。毛木虫,介金虫,盛衰同上。

草木晚荣,苍干凋落。木不及,故草木晚荣。金盛之,故苍干凋落。物秀而实,肤肉内充,生气虽晚,化气速成故也。

阳明上临,金气清肃,故为白露早降。金胜者,火必衰。火衰者,土必弱。虫蚀甘,甘黄属土,而阴气蚀之,故虫生焉。观晒能除蛀,则虫为阴物可知矣。

胜复皆因于木,故灾告在三,东方震宫也。

六乙年(乙庚化金),乙为柔阴之金也。金气不及,是谓从革之纪。岁金不及,而火气乘旺,故灾大乃行,热病乃生,治当以清肺降火。

民病肩背瞀重(瞀者,闷也),鼽嚏(鼻流清涕也),血便注下,金受火邪,故为此诸症。

金衰火亢,水来复之,故寒雨暴至,乃令冰雹、霜雪。灾伤万物,寒之变也。是谓无根之火,故为头脑户痛,延及脑顶,发热,口疮,心痛等症。

炎光赫烈,则冰雪霜雹,乃火盛金也。

其病咳喘鼽衄,火有余而病及肺也。

其谷麻麦。麻木谷,麦火谷,二谷成也。

其果杏李。李木果,杏火果,金不及,故二果成也。

其畜鸡羊。鸡为金畜,当衰;羊为火畜,当盛。

其虫介羽。介金虫,羽火虫,有盛衰。

胜复皆因于金,故灾肯在七,西方兑宫也。

六己年(甲已化土),己为阴柔之土也。土气不及,是谓卑监之纪。岁土不及,则木气乘旺,故风气盛行,治当以益脾平肝。化气失令,木专其政,则草木荣美。发生在木,而成实在土,土气不冲故秀而不实,成而秕也(秕,音比,糠比也)。

土德衰,故两愆期。金无所生,故收气平也。

民病飱泻霍乱,体重,腹痛,筋骨繇复(繇复者,摇动反复也),肌肉瞤、酸,善怒,蛰虫蚤附。凡此殆泄等症,皆因脾弱肝强所致。

土衰木亢,金乃复之。其为胃胁暴痛,下引少腹者(肝胆病也)。

其土脏病,则为涌呕;肉理病,则为疮疡、溃烂、痈肿。其病胸满痞塞,土气不足而脾不运也。其病飱泄,土衰风胜也。

其谷豆麻。豆水谷,麻木谷,二谷成也。

其果李栗。李木果,栗水果,土不及二果成也。

其畜牛犬。牛为土畜,当衰;犬为木畜,当盛。

其虫裸毛。倮属土,毛属木,有胜衰也。

胜复者,皆因于土。故灾眚见于四维,土位中宫,而寄旺于四隅,辰戌丑未土也。

六辛年(丙辛化水),辛为柔阴之水也。水气不及,是谓涸流之纪,则源流干涸也。六辛阴水之年,阳反用事,水不及而湿土乘之,故湿病乃生,治当以补肾除湿。水衰则火土同化,故气反用,其化乃速,暑雨数至。

民病腹满,身重,濡泄,寒疡流水,腰股痛,足痿清厥,脚下痛,甚则胕肿。藏气不收,肾气不衡,土湿太过,伤及肾阴,故为此诸症。寒疡流水,阴蚀、阴疽之类也。清厥,乃寒厥也。腑肿者,浮肿也。藏气者,水气也。衡者,平也。

不政不冲,水气衰也。

火无所畏,故蛰虫不藏也。

草木条茂,荣秀满盛,长化之气,丰而厚也。

埃昏骤雨,则振拉摧拔。埃昏骤雨,土胜水也。振拉摧拔,木复土也。

其病癃闭,肾气不化也。水不及,故邪伤肾也。

其谷黍稷。黍火谷,稷土谷,二谷当成。火谷曰黍(而《本经》作麦)。

其果枣杏。枣土果,杏火果,水不及则二果成也。

其畜彘牛。彘水畜,当衰;牛土畜,当旺。

其虫鳞倮。鳞水虫,裸土虫,盛衰亦然。

盛复皆因于水,故灾眚在一,北方坎宫也。

六癸年(戊癸化火),癸为阴柔之火也。火气不及,是谓伏明之纪。阳德不彰,光明伏也。岁火不及,而水乘之,故寒乃大行,寒病乃生,治当以补心逐寒。

火不及,生物不长,承实而稚,遇化已老。物之成实者,惟稚而短,及遇土化之令,而气已老矣。阳气屈伏,蛰虫蚤藏,阳不施于物也。

民病胸中痛,胁支满,两胁痛,脊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。郁冒朦昧,心痛暴瘠,胸腹大,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。郁冒朦昧:冒,若有所蔽也,又日,目无所见也。

凝惨栗烈(水胜火也),暴雨霖沥(土复水也),雷霆震惊火郁达之也,沉阴淫雨(乃阴云蔽日也。淫,久雨也),此皆湿复之变。

其主冰雪霜寒,水反胜也。

其病昏惑悲忘,乃火不足,而心神溃也。

其谷豆稻。豆水谷,稻金谷,二谷成也。

其果栗桃。栗水果,桃金果,火不及二果成也。

其畜马彘。马火畜,当衰;彘水畜,当旺。

其虫羽鳞。羽属火,鳞属水,有胜衰也。

胜复皆因于火,故灾眚在九,南方离宫也。

六气天时民病

子午之岁(壬子、壬午、戊子、戊午、甲子、庚子、庚午、丙子、丙午、甲午),少阴君火司天,岁气热化之候。司天者,天之气也。阳明燥金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候也。

君火者,手少阴心经也。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君火乃人身之主宰,阳气之本余,象主土,乃发生万物之源。

少阴司天,其化以热,凡炎蒸郁燠,庶类蕃茂,皆君火之化,而阳光明耀,温养万物。热淫于上,故火行其政,君火之下,阴精承之,故大雨且至。

民病胃中烦热,嗌干等症,皆君火上炎,肺金受伤也。金气主右,故右胁满。按:“经脉篇”:以溺色变,肩臂背臑及缺盆中痛,肺胀满,膨膨而喘咳,为手太阴肺经病。鼽衄,肩前臑痛,为手阳明大肠经病。盖肺与大肠为表里,金被火伤,故诸病皆主于肺也。

尺泽穴,手太阴肺脉也。在肘内廉大纹中,动脉应手。金不胜火,则肺气竭而尺泽绝,故死不治。

羽虫属火,同天之气故安静;介虫属金,同地之气故育。金气在地则木衰,故毛虫胎孕不成。

阳明燥金在泉。在泉者,地之气候也。金气燥淫胜于下,霧雾清瞑。

民病喜呕。呕而苦,善太息,心胁痛,不能转侧,甚则干面尘,身无膏泽,足外反热,为足少阳胆经病。嗌干面尘,为厥阴肝经病。此以金邪淫胜,故肝胆受伤,而为病如此。

芥虫属金,同其气故育;毛虫属木,受其制故耗。金火之气不相合,故羽虫不成。

燥金在泉,燥在地中,故湿毒之物不生。

子午之岁:

壬子、壬午:

上少阴君火司天,中太角木运,下阳明燥金在泉。运生天气曰小逆,木上生火也,故病亦微。

子午之岁,当少阴君火迁正司天,而太阴湿土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冲,木星胜之也。土遇升天,木运抑之。遇壬子、壬午,木运之年,壬为阳木有余,其气先天而至。岁运遇木,乃能胜土,故太阴湿土升天不前,则为土郁,木之胜也。人病在脾,土郁欲发,必待其得位之时而后作。

壬午年刚柔失守,微甚如见。三年化疫,微至乙西,甚在甲申,土疫发也。药宜泄黄散,煎汤量冷,研五瘟丹,不拘时,空心送下。

木强,民病则脾胃受抑,为黄疸满闭等症。

其运风鼓,其化鸣紊启拆。

其变振拉摧拔。

其病支满,肝木强也。

戊子(天符)、戊午(太乙天符):

少阴君火司天,中太徵火运,下阳明燥金在泉。运于司天之气相同,曰天符,运与气皆火,戊午年。运临本气之位,曰岁会,火运临之,午火位也。

其运炎暑,其化暄曜郁燠。

遇太阳司天曰热,少阳司天曰暑,少阴司天曰炎暑,皆兼司天之气,而言运也。

其变炎烈沸腾,太征之变也。

其病上热血溢,阳火盛也。

戊子、戊午二年,多热症而无瘟疫。

甲子、甲午:

少阴君火司天,中太宫土运,下阳明燥金在泉。

天气生运曰顺化,火下生土也(当年病少)。

其运阴雨,其化柔润时雨。

其变震惊飘骤,太宫之变也。

其病中满身重,土湿之滞也。

子午之年,阳明燥金当迁正在泉。而太阳寒水,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新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阜,土胜窒之也。水运降地,而土运抑之。遇土运太过,先天而至。

甲子、甲午年:阳土有余之岁也。土运承之,降而不入,即天彰黑气,瞑暗凄惨,才施黄埃而布湿,寒化令气,蒸湿复令。久而不降,伏之化郁,寒郁于上,而湿制之,则脾肾受邪。故民病寒厥,四肢重怠,阴痿少力。天布沉阴,蒸湿间作也。

甲(子、午),刚柔失守,如此三年变而为大疫也。水气被抑,至三年后,必发而为水疫也。

甲子至丙寅,三年首也,至丁卯,三年后也。药宜泽泻、知母、青黛、玄参、童便、连翘各一钱,煎汤量冷,研化五瘟丹,并青黛末调服。

庚子、庚午(天刑之年,俱同天符):

上少阴君火司天,中太角金运,下阳明燥金在泉。

庚子、庚午二年,运同司地,曰燥金。太过之运,加地气曰天符。天刑之年,火下克金也,故曰不相得则病。虽有杂症,而无瘟疫。本年金运太过,而君火司天制之,则金得其平,所谓坚成之纪。

其运凉劲,其化雾露萧瑟。

其变肃杀凋零。

其病下清,即二便清泄,及下体清冷也,金气之病。

丙子(岁会)、丙午(天气不和之年):

上少阴君火司天,中太羽水运,下阳明燥金在泉。

丙子年,运临本气之位,曰岁会,子水位也。

运克天气,日不和。水上克火,故病甚也。杂病虽多,而无瘟疫。

其运寒,其化凝惨栗冽。

其变冰雪霜雹。

云驰雨府,湿化乃行,时雨乃降,此即阳明司地,燥极而泽之义。

民病咳喘,血溢,血泄,鼽嚏,目赤眦疡,寒厥入胃,心痛,腰痛,腹大,嗌干,肿痛等症。

初之气,客气太阳寒水,加厥阴用事,地气迁,热将去。上年乙亥,少阳终之气,至此已尽,当云热将去。寒乃始,蛰复藏,水乃冰,霜复降,风乃至,阳气郁。寒水之气,客于春前,故其为候如此。

民反周密,关节禁固,腰痛。炎暑将起,中外疮疡,此皆寒气之病。然少阴君火司天,又值二之主气,故炎暑将起,中外疮疡。脽音谁,即尻臀骨也。

二之气,阳气布,风乃行,春气以正,万物应荣,寒气时至,民乃和。风木之客,加于君火之主,故阳气风行春气,万物荣也。司天君火未盛,故寒气时至。木火应时,故民气和。

其病淋,目瞑,目赤。气郁于上而热,君火为病也。

三之气,客气君火司天,加于相火之主,故大火行,庶类蕃鲜。火极水复,热极寒生,故寒气时至。

民病气厥心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。二火交炽,故病如此。

四之气,客主之气,皆湿土用事,故为溽暑,大雨时至。寒热互作,民病寒热,嗌干,黄瘅,鼽衄,渴饮,湿热之病也。

五之气,畏火临,暑反至,阳乃化,万物乃生、乃长、乃荣,民乃康。畏火者,乃相火也。时当秋收,而阳气化,故万物荣,民乃康。

终之气,燥令行,燥金之客,加于寒水之主,金气收。故五之气,余火内格,而为病咳喘,甚则血溢。寒气数举,则雾霧翳,皆金水之化也。

丑未之岁(丁丑、丁未、辛丑、辛未、癸丑、己丑、己未、乙丑、乙未、癸未),太阴湿土司天,岁气湿化之候。司天者,天之气也。

太阳寒水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

湿土者,足太阴脾经也。脾主中央戊巳土,每季寄旺十八日,合为七十二日,以应一岁,六六三百六十之成数也。

太阴司天,土气在天,为湿化,凡云雨滋润,津液充实,皆土之化也。湿淫于上,沉阴旦布。沉,深也。沉阴雨变,则浸渍为伤,故物枯稿。

民病胕肿痛等症,皆土旺克水,肾经病也。按:“经脉篇”云:以腰脊头项痛,为足太阳膀胱病。以饥不欲食,咳喘则有血,心如悬,为足少阴肾经病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水为土克,故诸病皆本于肾也。

太溪绝死不治。足少阴肾经脉也,在足内踝后根骨上,动脉应手。水不胜

土,则肾气竭,而太溪绝死不治。

丑未之岁,倮虫属土,同天之气故安静无损。麟虫属水,同地之气故育。在泉水盛则火衰,故羽虫胎孕不成。

太阳寒水在泉,丑未岁也,寒淫所盛于下,则凝肃惨栗。

民病少腹,控罩引腰脊,上冲心痛,嗌痛,颔肿血见。

寒淫于下,自伤其类,则膀胱与肾受之。膀胱居腹,故少腹痛。肾主阴丸,故控睪。太阳之脉,挟脊抵腰中,故引腰脊。肾脉络心,故上冲心痛。心主血而寒逼之,故血见。嗌痛颔肿,为小肠经病,亦水邪侮火而然。

麟虫属水,同其气故育。羽虫属火,受其制故耗。

水土之气不相合,故裸虫不育。

太阳寒水在泉,寒在地中,故热毒之物不生。

丑未之岁:

丁丑、丁未:

上太阴湿土司天,中少角木运,下太阳寒水在泉。

运克天气,曰不和,水上克土也,故病甚。

灾三宫。三者,东方震宫也,木气不及,故灾及之。

丁丑、丁未二年,杂症甚多,而有微疫,作杂症治之。

癸丑、癸未:

上太阴湿土司天,中少徵火运,下太阳寒在泉。

运生天气,曰小逆。火上生土也,故病亦微。

火运不及之年,热病亦微,而无瘟症。

灾九宫。九,南方离宫也。火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巳丑、巳未:俱太乙天符,凡此日得病主危。

上太阴湿土司天,中少宫土运,下太阳寒水在泉。

运临本气之位,曰岁会。土运临之,辰戌丑禾土也。其病危,运与气相同,曰天符。

灾五宫。五,中宫也。土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土运不及,而有司天之助,其病亦少。

乙丑、乙未:

上太阴湿土司天,中少商金运,下太阳寒水在泉。

天气生运日顺化,土下生金也。

顺化之年,民舒无病。

灾七宫,西方兑宫也。金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丑未之岁,太阳当迁正在泉。而厥阴风木,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晶,金气窒之也。以上年子午岁气有余,司天少阴不退位,则右间厥阴亦不能降下也。金运承之,降之不下,抑之变郁。即乙丑、乙未岁也,亦能制抑厥阴,郁而为病,木郁金胜,故苍埃见而杀令布。久而不降,抑之化郁。

乙丑、乙未二年,厥阴风木当降在泉,遇金运承之,降而不下,则木郁于

上,发为木疫,药宜龙胆泻肝汤加羌活、防风,研化五瘟丹送下。

辛丑、辛未天刑之年:

上太阴湿土司天,中少羽水运,下太阳寒水在泉。辛年水运不及,而湿土司天胜之,所谓流涸之纪。

天刑之年,土下克水也,故曰不相得则病。

灾一宫。一,北方坎宫也。水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丑未之年,太阴湿土当迁正司天。而少阳相火,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蓬,水胜之也。

丑未阴年不及,故太阴司天未迁正,则少阳左间,亦不得其位。遇辛丑、辛未,天蓬之年,则少阳相火被抑,故升天不前,则为火郁,水之胜也。火郁不升,则人病在心,皆心之包络。

天时则寒氛反布,凛冽如冬,水复涸,冰再结,暄暖乍作,冷复布之,寒暄不时。

民病伏阳在内,烦热于中,心神惊骇,寒热间争。其气令民病,较己亥年君火不升者尤佳。火郁既久,暴热乃生,郁疠乃化,伏热内烦,痹而生厥,甚则血溢,此相火郁发为病。

辛丑、辛未之岁,少阳相火,当升司天,遇水运升之不前,则为火郁。药宜凉膈散加知母,煎汤量冷,研化五瘟丹服之。

阳气退避,大风时起。

司天之气,乃湿气下降,地气乃寒气上升,故原野昏霧,白埃四起。

司天主南,而太阴居之,故云奔南极,雨湿多见于南方。夏尽入秋,谓之差夏。

民病寒热腹满,身胀满,腑肿,痞逆,寒厥,拘急,皆寒湿所化之病。

故阴凝于上,寒积于下,寒水胜火,则为冰雹。阳光不治,杀气乃行,杀气者,即阴气也。

本年寒政太过,故谷气有余者,宜高宜晚,以其能胜寒也。不及者,宜下宜早,以其不能胜寒也。民之强弱,其气亦然。

初之气,地气迁,寒乃去。春气至,风乃来,生布万物以荣,民气条舒,风湿相薄,雨乃后。客主之气,皆厥阴风木用事。寒去物荣,以太阴湿土司天,故风湿相薄,风胜湿,雨乃后时而至。民病血溢,筋络拘强,关节不利,身重筋痿。

风病在筋,湿病则肉,故为此病。血溢者,风胜于肝也。

二之气,大火气正,物承化,民乃和。客主之气,皆少阴君火用事,故大火气正,物承其化,民亦和也。

其病瘟疠大行,远近咸若。湿蒸相薄,雨乃时降。

三之气,天政布,太阴湿土司天,故湿气降地,气腾而为雨。三气之后,则太阳在泉主之,故寒乃随之。感于寒湿,则民病身重肘肿,胸腹满。寒凝湿滞,故其为病如此。

四之气,少阳相火用事,其气尤烈,故曰畏火,皆相火也。客以相火,主以湿土,火土合气溽蒸上腾,故天气否隔。然太阳在泉,故寒风随发于朝暮。湿蒸相薄,草木凝烟,以湿遇火,故湿化不流。惟白露阴布。以成秋令也(多阴雨)。

民病腠里热,血暴溢,疟痢,心腹满热,胪胀,甚则肘肿。湿热并行,故为是病。胪者,皮腹也。胕肿,肉浮肿也。

五之气,惨令巳行,寒露下霜乃早降,草木黄落。客主之气,皆阳明燥金用事,故其政令如此,民舒无病。

终之气,寒大举,湿大化,霜乃积,凝水坚冰,阳光不治。

在泉客主之气,皆太阳寒水用事,故其政令如此。

感于寒,则病令人关节禁固,腰脏痛。关节在骨,腰属肾与膀胱,皆寒水同类为病。

以上十年,上湿下寒,故寒湿持于气交。然太阴司天,则水郁;太阳在泉,则火郁。郁化源详,义见太阳之政。

寅申之岁(戊寅、戊申、甲寅、甲申、庚寅、庚申、丙寅、丙申、壬寅、壬申),少阳相火司天,岁气火化之候。司天者,天之气也。

厥阴风木在泉,在泉者地之气也。

少阳相火,乃三焦浮流之火,火邪炎上,主克肺金。金受克,则肾水失母,上盛下虚,上攻变生诸疾,疾至伤元气。

其化以火,少阳属相火,亦曰畏火。凡炎暑赫烈,阳气盛极,皆相火之化。而为炎光赫烈,燔灼焦然。

相火淫胜,则金受其制,故温气流行,金政不平。

民病头痛发热,恶寒而疟,热上皮肤痛,色变黄赤,传而为水,身面胕肿,腹满仰息,泄注赤白,疮疡,咳,唾血,烦,心胸中热,甚则鼽衄,病本于肺火克肺金。相火用事,金气受伤,客热内燔,水不能制,故为此诸病,皆本于肺也。

天府绝,死不治,天府,手太阴肺脉也,在臂臑内廉,腋下三寸,动脉应手,金不胜火,则肺气竭。而天府绝,死不治。

羽虫同天之气,故静;毛虫同地之气,故育。在泉木盛则土衰,故裸虫不成。

厥阴风木在泉。寅申岁也,风淫于地,则木盛土,风盛湿。尘埃飞扬,故地气不明,平野昏昧。木气有余,故草乃早秀。

民病洒洒振寒,数欠,为阳明胃脉;自食则呕,身体皆重,为太阴脾病。且厥服肝脉,贯膈布胁肋,故又为心痛支满等症。皆木邪淫胜,脾胃受伤之病。

毛虫属木,同其气故育。木克土,故裸虫耗。木郁于下,火失其上,故羽虫虽生而不育。

厥阴风木在泉,风行地中,故清毒之物不生。

寅申之岁:

壬寅、壬申:运同司地,曰天符。

上少阳相火司天,中太角木运,下厥阴风木在泉。

运生天气,曰小逆。木上生火也,故病亦微。

运于四孟月同,曰支德符。壬寅年木运临之,寅属木,春孟月也。太过之运加地气,曰天符。

壬寅、壬申二年,运同司地,曰风木。

其运风鼓,其化鸣紊启拆。此壬年太角之政化。

其变振拉摧拔。

其病掉眩,支胁,惊骇。风木相火合病也。

治司天之火,木运太过。

壬寅、壬申二年,病少无瘟。

戊寅、戊申:

上少阳相火司天,中太徵火运,下厥阴风木在泉。

运与司天之气相同,曰天符。

其运暑,其化暄嚣郁燠。暄嚣,火盛之象。此戊年太徵之政化。化,作德;嚣,作暑。

其变炎烈沸腾,太徵之变。

其疫上热郁,血溢,血泄,心痛,火之为病,内应于心。

寅申之年,少阳相火当迁正司天。而阳明燥金,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英,火星胜之也。遇戊申、戊寅,戊为中运,阳火有余。其气先天而至,金欲升天,火运抑之,故升之不前,金郁不升。人病在肺,金郁欲发,必须待得位之时而后作。

戊申年刚柔失守,如此天运失时,三年之中,金疫发也。速在庚戌,迟则辛亥,即瘟疫热症。药宜泄白散,煎汤量冷,研化五瘟丹送下。

天气时雨不降,西风数举,咸卤燥生。民病上热,喘嗽,血溢。燥金气郁于地,故时雨不降。硝硷白,见而燥生。火胜于上,故肺金受伤而咳嗽,血溢。金郁之发,肃杀气行。

民病胁满,悲伤,金邪伐肝也。金气寒敛而燥,故为嗌干,手足折,皮肤燥等症。

甲寅、甲申:

上少阳相火司天,中太宫土运,下厥阴风木在泉。天气生运,火下生土也,曰顺化。

其运阴雨,其化柔润重泽。

其变震惊飘骤。

其病体重,胕肿,痞饮。

甲寅、甲申,顺化之年,而民无病。

庚寅、庚申:

上少阳相火司天,中太商金运,下厥阴风木在泉。天刑之年,火下克金也,故曰不相得则病。

运于四孟月曰同,支德符。庚申年,金运临之,申属金,秋孟月也。

其运凉,其化雾露清功。此庚年,太商之正化,其德雾露肃瑟。

庚寅、庚申二年,虽有病而微,亦无瘟症。

其变肃杀凋零,其病肩背胸中痛。火邪在肺也。

丙寅、丙申:

上少阳相火司天,中太羽水连,下厥阴风木在泉。运克天气,曰不知。水上克火,故病甚也。

其运寒肃,其化凝惨栗冽。

其变冰霜雪雹。

其病寒,浮肿。

丙寅刚柔失守。

寅申之岁,少阴降地,厥阴当迁正在泉。而少阴君火,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玄,水胜窒之也。遇丙寅、丙申,水运太过,先天而至,亦能制抑君火,使之不降。君火欲降,水运承之,降而不下,即彤云才见,黑气反生,暄暖如舒,寒常布雪,凛冽复作。天云惨凄,皆寒水胜火之化。久而不降,热郁于上,伏之化郁,寒胜复热,赤风化疫。民病面赤心烦,头痛目眩,多温热之症。

丙寅年,刚柔失守,天运失时,三年之中火疫发也。早至戊辰,晚至己巳。气微则疫小,气甚则疫大,故至有迟速。

丙寅、丙申二年,少阴君火当降在泉。遇水运承之,降而不下,人病在心,则为火郁。火郁欲发,必须待得位之时而后发,故当因其势而解之、散之、扬之。药宜五瘟丹之类,以解利之。竹叶导赤散煎汤,研化送下。

民病寒中,外发疮疡,内为泻满。火盛于外,故民病寒中。外热故为疮疡,内寒故为泄满。

其病寒热,疟泄聋瞑,呕吐上怫(音佛),心郁不舒也,肿色变。热盛寒复,则水火交争,故为诸病。

初之气,地气迁,风胜乃摇,寒去大温,草木早荣,寒来不杀。初气君火用事,而兼相火司天,故气候大温也。

温病乃起。其病气怫于上,血溢目赤,咳逆头痛,血崩胁满,肤腠生疮。君相二火合气,故其为病如此。

二之气,火反郁,白埃四起,云趋雨府,风不胜湿,雨乃零,民乃康。太阴湿土用事,故主气君火,反郁而埃起,湿胜雨零也。然主客相生,民乃康。

其病热郁于上,咳逆,呕吐,疮发于中,胸嗌不利,头痛,身热,昏愦(愦,音贵,心乱也),脓疮,皆湿热所化之病。

三之气,天政布,炎暑至。少阳上临相火专令,故炎暑至,雨乃际。民病热中聋瞑,血溢脓疮,咳,呕,鼽衄,渴,嚏欠,喉痹,目赤,善暴死。主客之火交炽,故为热病如此。

四之气,凉乃至。燥金之客,加于湿上之主,故凉风至,而炎暑间化。间者,时作时止之谓。土金相生,故民和平。

其病胸满,身肿。燥盛者,肺自病,故胸中满。湿胜者,脾自病,故身体重。

五之气,寒水之客,加于燥金之主。水寒金敛,暑去寒来,雨乃降,气门乃闭。气门,乃腠理空窍也。所以发泄荣卫之气,故曰气门。

刚木早凋,民避寒邪,君子周密。金肃水寒,当畏避也。

终之气,厥阴在泉,风木用事。主气以寒水生之,地得正气,而风乃至,万物反生,霜雾以行。地气不应。曰雾。

其病关闭,不禁心痛,阳气不藏而咳。时当闭藏,而风木动之,风为阳,故其为病如此。

卯酉之岁(丁卯、丁酉、癸卯、癸西、己卯、乙卯、乙酉、辛卯、辛酉、己酉),阳明燥金司天,岁气燥化之候。司天者,天之气也。

少阴君火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

阳明燥金者,手阳明大肠之气象。庚辛,金也,其化以燥。凡清明干肃,万物坚刚,皆金之化。而为清凉劲切,雾露萧瑟。

燥金淫胜于上,则木受其克,故草生荣俱晚。

在于人,则肝血受伤,不能荣养筋骨,故生内变。且金气太凉,能革发生之气,故草生之应如此。然阳明燥金在上,则少阴君火在下,故蛰虫来见。

阳明司天,介虫同司天之气,故静,羽虫同在泉之气,故育。

民病左胁肤痛等症,皆肝经病,肝木主左也。

按:“经脉篇”云:以心胁痛,不能转侧,面微有尘,为足少阳胆经。腰痛不可俯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痛,嗌干面尘,飱泄,为足厥阴肝经病。此以肝与胆为表里,木被金伤,故诸病本于肝也。

太冲脉绝,死不治。太冲,足厥阴肝脉也,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,动脉应手。木不胜金,则肝气竭而太冲绝,故死不治。

少阴君火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

君火淫胜于下热淫所胜,故烟浮用泽,阴处反明,蛰虫不藏。民病腹中常鸣者。火气奔动也。气上冲胸者,火性炎上也。喘不能久立,寒热皮肤痛者,火邪乘肺也。目瞑者,热甚阴虚,畏阳光也。齿痛䪼肿,热乘阳明经也。恶寒发热如疟,金水受伤,阴阳交争也。热在下焦,故少腹中痛;热在中焦,故腹胀大䪼(音拙)。

燥结不通,则邪实于内,以苦软之,宜承气汤。

羽虫属火,同其气故育;介虫属金,受其制故耗而不育。

少阴在泉,热在地中,寒毒之物不生。

卯酉之岁:

丁卯、丁酉:

上阳明燥金司天,中少角木运,下少阴君火在泉。

天刑之年,金下克木也,故曰不相得则病。

岁运不及,而司天燥金胜之,则金兼木化,反得其政,所谓委和之纪。阳和委屈,发生少也。

丁卯年,运临本气之位,曰岁会,木运临之。卯,木位也。其病不死,但执迟而缓。

卯酉之年,太阳降地,少阴当迁正在泉。而太阴湿土,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仓,木胜窒之也。如上年寅申岁气有余,司天少阳不退位,则右间太阴亦不能降下,遇木运以至。

丁卯、丁酉年,木运承之,降而不下,即黄云见而青霞彰,郁蒸作而大风雾翳埃胜,折损乃作,皆风木胜土之化。久而不降,土气郁久,故天为黄气。地为湿蒸,人病在脾胃,故为四肢不举,昏眩,肢节痛,胃腹作满,填臆等症。木运不及,故本方受灾。阳年太过,不言灾宫也。

丁卯、丁酉二年,太阴湿土当降在泉,岁运遇木,则太阴湿土降而不下,则为土郁。人病在脾,土郁欲发,必待得位之时而后作。药宜泄黄散,煎汤量冷,研化五瘟丹,服之而愈。

癸卯、癸酉:

上阳明燥金司天,中少徵火运,下少阴君火在泉。

癸年阴火不及,上见燥金,则金得其政,所谓伏明之纪。

运克天气,曰不和,火上克金也。故病甚虽杂病多,无瘟疫之症。不及之年,加地气曰同岁会。

癸卯、癸酉二年,运临司地曰君火。

己卯、己酉:

上阳明燥金司天,中少宫土建,下少阴君火在泉。二年金与土运虽相得,然子临父位,为逆。

运生天气,曰小逆,土上生金也,故病亦微。

卯酉之年,阳明燥金当迁正司天。而太阳寒水,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芮,土胜之也。

卯酉阴年,气有不及,司天阳明未得迁正,而左间太阳亦不得其位。水欲升天,土运抑之。己卯、己酉皆土运,为天芮之年,亦能制抑。太阳寒水升之不前,水郁不升,人病在肾,水郁为害,待得位之时而发也。升之不前,湿而热蒸,寒生两间,民病注下,食不及化。湿胜于上,寒胜于下,故气令民病如此。久而成郁,冷来克热,冰雹卒至。药宜连翘青黛饮,煎汤量冷,研五瘟丹送下。

乙卯、乙酉:岁会、太乙天符。

上阳明燥金司天,中为少商金运,下少阴君火在泉。运同天气曰天符,运与司天皆金。卯酉年,运临本气之位曰岁会。金运临之,酉金位也,其病危。乙年金运不及,得阳明司天之助,所谓从革之纪。

辛卯、辛酉:

上阳明燥金司天,中少羽水运,下少阴君火在泉。天气生运日顺化,金下生水也,顺化之年,民舒病少。

初之气,太阴用事,时寒气湿故阴凝,燥金司天故气肃。水冰者,气肃所成。寒雨者,湿土所化。其病中热胀,面目浮肿,善眠,鼽衄,嚏欠,呕,小便黄赤,甚则淋。主气风木,客气湿土。风为阳,湿为阴,风湿为患,脾肾受伤,故为此诸症。

二之气,阳乃布,民乃舒,物乃生荣。少阳相火用事,于春分之后,故其应如此。

疠大至,民乃暴死。主君火,客相火,二火交炽,臣位于君,故疠疫大至,民善暴死。

三之气,天政布,司天阳明燥金用事也,故凉乃行。然主气相火当令,故燥热交合,至三气之末,以交四气,则主以太阴,客以太阳,故燥极而泽矣。

民病寒热。以阳胜之,时行金凉之气,故民病寒热。

四之气,寒雨降,太阳用事于湿土之时,故寒雨降也。

民病暴仆,振栗,谵妄,少气,嗌干引饮,及为心痛,痈肿,疮疡,寒疟之疾,骨痿,便血。四气之后,在泉君火所主,而太阳寒水临之。水火相犯,故为暴仆振栗及心痛等症。

五之气,春令反行,草乃生荣,厥阴风木用事而得在泉君火之温,故春令反行,草乃生荣,民气和。

终之气,阳气布候反温,蛰虫来见,流水不冰。少阴君火用事。故其气候如此。

民乃康平,其病温。其病为温火之化也。

然燥金司天,则岁半之前,气过于敛,故宜汗之、散之。君火在泉,则岁半之后,气过于热,故宜清之也。

辰戌之岁(壬辰、壬戌、戊辰、戊戌、甲辰、庚辰、庚戌、丙辰、丙戌、甲戌),足太阳膀胱寒水司天,岁气寒化之候。司天者,天之气也。太阴湿土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

太阳与足少阴肾经,合为表里,属北方壬癸水也。主冬旺七十二日,主寒水胜,则邪乘心,乃水克火受寒伤,故诸病皆主于心也。

太阳属水,其化以寒,凡阴凝栗冽,万物闭藏,皆水之化。司天之气,寒水是也。寒淫所胜于上,故寒反至,水且冰。若乘火运而火气炎烈,则水火相激,故雨暴乃雹。

民病寒水胜,则邪乘心(水克火),故为血变于中(心主血),发为痈疡,多生疮疖等症。按:“经脉篇”云:以手心热,臂肘挛急,腋肿,胸胁支满,心中澹澹大动,面赤,目黄,为手厥阴心包络病。盖火受寒伤,故诸病皆本于心也。

神门绝,死不治。神门,手少阴心脉也,在手掌后,锐骨之端,动脉应手。火不胜水,则心气竭而神门绝,死不治。

诸动气者,知其藏也。动气者,气至脉动也,察动脉之有无,则脏气之存亡可知矣。

鳞虫同天之气化,故静;裸虫同地之化,故育。

太阴湿土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候也。

草乃早荣,湿淫所胜(土为草木之资生),埃昏岩谷(岩谷,土厚之处),黄反见黑(黄,土色;水,黑色),土胜湿淫,故黄反见黑。民病积饮心痛(寒湿乘心也),耳聋浑浑焞焞,肿喉痹(三焦经病),阴病血见,少腹痛肿,不得小便,以邪湿下流为阴虚肾病。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似拔,腰似折,髀不可以屈,腘(音国)如结,腨(音篆)如别,为膀胱经病,此以土邪淫胜克水而肾合三焦、膀胱俱为脏,故病及焉。

裸虫属土,同其气,故育;鳞虫属水,受其制,故不成。

太阴湿土在泉,湿在地中,土得位也,故其化淳(淳者厚也),故燥毒之物不生。

辰戌之岁:

壬辰、壬戌:

足太阳寒水司天,中太角木运,下太阴湿土在泉。司天生运曰顺化,水生木也,顺化之年,民舒病少。

其变振拉摧拔。振者,撼动也;拉,支离也;摧,败折也;拔者发根也。壬为阳木,风运太过,则金令承之,故有此变。

其运风,其化鸣紊启折。风为木化,鸣风,木声也。紊,繁盛也。启折,明芽发而地脉开也。

其病眩掉目瞑。目运曰眩,头摇曰掉,目不开曰瞑。木运太过,故有此风木之病。

戊辰、戊戌:天刑之年,水下克火也。

上太阳寒水司天,中太徵火运,下太阴湿土在泉。火运太过,得司天寒水制之,则火得其平,所谓赫曦之纪。

其运热,其化暄暑郁燠。

其变炎烈沸腾(乃火气之熏蒸),火运太过,则寒水承之,故有此变。

其病热郁,火运太过,故有此病。虽生热症,而瘟疫少。

甲辰、甲戌:运克天气曰不和,土上克水,故病甚也。虽杂病甚,而瘟疫微。

上太阳寒水司天,中太宫土运,下太阴湿土在泉。

太过之运加地气,曰天符。甲辰、甲戌,运同司地曰湿土。

甲辰、甲戌,运临本气之位曰岁会,土运临之,辰戌丑未上位也。

其运阴埃,其化柔润重泽。埃者,尘也;柔润重泽,皆中运湿土之化。

其变震惊飘骤。土运太过,则风木承之,故有是变。

其病湿下重,土湿之病也。

庚辰、庚戌:

上太阳寒水司天,中太角金运,下太阴湿土在泉。运生天气日小逆,金上生水也,故病亦微。

中金运太过,又能胜水。

其运凉,其化雾露萧瑟。

其变金运肃杀,万物凋零,火气承金,即阳杀之象。金气太过,其病燥,肺金受伤,故背闷瞀,而胸胀满。

庚辰刚柔失守,如此天运化疫,三年之后,发而为疫。微则徐,三年后。甚则速,三年首也。速至壬午,徐至癸未。木疫发也,药宜羌活、紫苏、薄荷、滑石,煎汤量冷,研五瘟丹服。

辰、戌之年,太阳寒水当迁正司天,而厥阴风木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柱,金星胜之也。

遇庚辰、庚戌,庚为阳金,其气先天而至,中运胜之,忽然不前,木运升之,金乃抑之,木不能前,暴郁为害。金能胜木也,木郁不升,人病在肝。木郁欲发,必待其得位这时而后作。升之不前,清生风少,肃杀于春,露霜复降,草木乃萎。

民病瘟疫早发,咽嗌乃干,四肢满,肢节皆痛,金胜木衰之也。金气肃杀于春,阴胜抑阳,故民病为瘟疫,节痛等症。木郁既久,其极必发,故大风摧拉等变。而民病为卒中偏痹,手足不仁等症。

丙辰、丙戌:

上太阳寒水司天,气皆水。中太羽水运,下太阴湿土在泉。运气相同曰天符,运与

其运寒,其化凝惨凛冽,此丙年水运之正化也。其变冰雪霜雹。水太过,土气承之,故有此变。冰雹土之象也。

其病大寒,留于溪谷。溪谷者,筋骨肢节之会。水运太过,寒甚气凝,故为是病。

辰、戌之岁,少阳降地,太阴当迁正在泉,而少阳相火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玄,水胜窒之也。遇水运太过先天而至,丙辰、丙戌年,水运承之,降而不下,即彤云才见,黑气反生,暄暖欲生,冷气卒至,甚即冰雹也,皆寒水胜火之化也。与丙申岁,少阴不降者同义。

丙辰、丙戌之岁,少阳相火当降,今岁在泉,遇此二年水运承之,降而不下,则为火郁,变而瘟疫。药宜凉膈散兼导赤散,加知母,五瘟丹服之。

久而不降,伏之化郁,冷气复热,赤风化疫。民病面赤心烦,头痛目眩也。赤气彰而热病欲作。少阳火郁为病,太阳寒水司天。太阴湿土在泉,故天气肃,地气静,水土合德。

民病寒湿,肌肉萎,足痿不行,濡泄,血溢。血溢乃火郁之病,皆寒湿使然。

岁半之后,地气主之。自三之气止,极雨散之后,交于四气,则在泉用事,而太阴居之。故又雨朝北极,湿化布焉,泽流万物,土之德也。雷动于下,火郁发也。

太阳寒水司天之客气,加于主气之上。本年初之气,少阳用事。上年在泉之气,至此迁移。故曰地气迁。后仿此。

初之气,少阳相火用事,地气迁,气乃大温,草乃早荣。上年终之气君火,今岁初气相火,二火之交,故气乃大温,草乃早荣。

民病乃疠,温病乃作。身热头痛,呕吐,肌腠疮疡。客气相火,主气风木,风火相搏,故为此诸病。肌腠疮疡,斑疹之属也。

二之气,阳明燥金用事,民乃惨,草乃遇寒,故大凉至而火气抑。民病气郁中满,寒乃始。清寒滞于中,阳气不行也。

三之气,太阳寒水用事,天政布,寒气行,雨乃降,即司天之气也。民病寒,反为热中,痈疽注下,心热瞀闷,不治者死。

若人伤于寒,而谓病热之理,所谓太阳寒水司天,寒气下临,心气上从之义。盖寒侮阳,则火无不应,若不治之,则阳绝而死矣。

按:六气司天,皆无不治者死之说,惟此太阳寒水言之,可见人以阳气为生之本,不可不顾也。

四之气,厥阴风木客气用事,而加于太阴湿土主气,故风湿交争。而风化为雨,木得土化,故乃长、乃化、乃成。

民病厥阴风木之气,值大暑之时,木能生火,故民病大热。以客胜主,脾土受伤,故为少气,肉萎,足萎,注下赤白等症。

五之气,少阴君火用事,岁半之后,地气主之。以太阴在泉,而得君火之化,阳复化,草乃长、乃化、乃成。万物能长能成,民亦舒而无病。

终之气,太阴湿土在泉,地气正也,故湿令行阴凝太虚,埃昏郊野。民情喜阳而恶阴,故惨凄。以湿令而寒风至,风能胜湿,故曰反,反者孕乃死。所以然者,人为裸虫,从土化也,风木非时相加,故土化者,当不育也。

以上十年,皆寒水司天,湿土在泉,湿宜燥之,寒以温之。味苦者,苦从火化,治寒以热也。

寒水司天,则火气郁,湿土在泉,则水气郁,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气,则郁者舒矣。

寒水司天,则心火不胜。太阴在泉,则肾水不胜。则诸太过者抑之,不胜者扶之,则气无暴过,而疾不生矣。

巳亥之岁(丁已、丁亥、癸巳、癸亥、己巳、己亥、乙巳、乙亥、辛巳、辛亥),厥阴风木司天。岁气风化之候,司天者天之气也。少阳相火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厥阴风木,乃足厥阴肝经也。肝属木,乃东方甲乙木,春旺七十二日,主木旺,木邪乘土,故诸病皆主于脾也。

其化以风,凡和气升扬发生万物,皆风之化。木气在天为风化,而飘怒摇动,云物飞扬。

风淫于上,淫邪盛也,故太虚埃昏,云物扰乱。风木主湿,故寒生春气,而流水不冰。然风胜则金令乘之,清肃气行,故蛰虫不出。

民病胃脘当心而痛,上支两胁,隔咽不通,饮食不下,舌本强,食则呕,腹胀食不下,溏泄,瘕,水闭。病本于脾,此以木邪乘土,故诸病皆本于脾也。

冲阳绝,死不治。冲阳,乃足阳明胃脉也,在足肘上,动脉应手。土不胜木,则脾胃气竭而冲阳绝,故死不治。

少阳相火在泉,在泉者,地之气也。火淫所胜(相火淫胜于下),故明郊野。热极生寒,故寒热更至。

民病注泄赤白(热伤血分则注赤。热伤气分则注白),热在下焦,故少腹痛,溺赤,便血。其余诸症,皆与少阴在泉同候。

羽虫属火,同其气故育;介虫属金,受其制故耗。火在泉则木为退气,故毛虫属木,亦不育。

少阳相火在泉,火在地中,则寒毒之物不生。

巳亥之岁:

丁巳、丁亥(俱同天符):

上厥阴风木司天,中少角木运,下少阳相火在泉。运与气相同曰天符,运与气皆木。

灾三宫。三者,东方震宫也。木气不及,故灾及之。

癸巳、癸亥(俱同岁会):

上厥阴风木司天,中少徵火运,下少阳相火在泉。天气生运日顺化,木下生火也,顺化之年,民舒病少。

癸巳、癸亥二年,阳明燥金欲降,火运承之,降而不下,则成金郁发而为疫。药宜泄白散,煎汤量冷,研化五瘟丹送下。

灾九宫。九为离宫,火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巳、亥之岁,阳明降地,少阳当迁正在泉,而阳明燥金以上年司天之右间,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,故畏地彤,火气胜之也。如上年辰戌,岁气有余,司天太阳不退位,则右间阳明亦不能降下,遇火运以至。癸巳、癸亥年,火运承之,降而不下。金欲降而火承之,故清肃行而热反作也。热伤肺气,故民病昏倦,夜卧不安,咽干引饮等症。金气久郁于上,故寒白气起。民病肝木受邪,故为掉眩,手足直而不仁,两胁作痛,满目茫茫等症。

己巳、己亥(天刑之年):

上厥阴风木司天,中少宫土运,下少阳相火在泉。天刑之年,木下克土也,故曰不相得则病,虽病无瘟。

本年土运不及,风木司天胜之,则木兼土化,所谓卑监之纪。

灾五宫。五,中宫也。土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乙巳、乙亥:

上厥阴风木司天,中少商金运,下少阳相火在泉。运克天气曰不和。金上克木,故病甚也,虽病甚而瘟少。

灾七宫。七,兑宫也。金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辛巳、辛亥:

上厥阴风木司天,中少羽水运,下少阳相火在泉。运生天气曰小逆,水上生木也,故病亦微。

辛巳、辛亥年,君火欲升,而水运承之,则为火郁,发而为火疫。药宜凉膈散、导赤散,加竹叶,煎汤量冷,研五瘟丹服之。

此年受瘟,必待火得位之年而发。

灾一宫。一,坎宫也。水运不及,故灾及之。

巳亥之年,厥阴风木当迁正司天,而少阴君火以上年在泉之右间,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,故畏天蓬,水星胜之也。

巳亥阴年,气多不及,司天厥阴不得迁正,而左间少阴亦不得其位。而阳年则不然也。遇辛巳、辛亥阴年水运不及,君火欲升天而中水运抑之。不及之年,而以能制抑君火,则弱能制弱。而中水运,天蓬窒之,则水胜而君火不前也,火郁不升而为害。火郁之发,必待其得位之时而后作,癸未年,火郁瘟疫发也。君火相火同,火郁不升,人病在心,皆在心之包络。

升之不前,即清寒复作。冷生旦暮。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,心神惊悸,寒热间作。天蓬水胜,火升不前,故气候清寒。民病热郁不散。火郁之发,故暴热至而为疫疠、温疟等症。泄去其火,热病可止。

天气扰,地气正,风木司天,故天气扰相火在泉,土得温养故地气正。

木在上,故风生高远;火在下,故灾热从之。土气得温,故云雨作,湿化乃行。风燥火热,胜复更作,蛰虫来见,流水不冰。

初之气,寒始肃,杀气方至,阳明燥金用事也。

民病寒于右之下。金位西方,金旺则伤肝,故寒于右之下。

二之气,寒不去,华雪水冰,杀气施化,霜乃降,上焦寒,雨数至,阳乃化。太阳寒水用事,故其气候如此。然以寒水之客,加于君火之主,其气必应,故阳复化。民病热于中,客寒外加,火应则热于中。

三之气,天政布,风乃时举,厥阴风木,司天之气用事也。厥阴加于少阳相火,风火交加,民病泣出耳鸣掉眩,风木之气见证也。

四之气,溽暑,湿热相薄,争于左之上,以君火之客,加于太阴之主。

四气为天之左间,故湿热争于左之上。

民病黄疸,而为胕肿。此湿热相蒸而为病也。胕肿,肉浮肿也。于足跗之跗不同。

五之气,燥湿更胜,沉阴乃布,寒气及体,风雨乃行。客以湿土,主以燥金,燥湿更胜,其候若此。

终之气,畏火司令,阳乃大化,蛰虫出见,流水不冰,地气大发,草乃生,人乃舒。少阳在泉,故候如此。

其病温疠,时寒气热,故病温疠。

本年厥阴司天,则土郁;少阳在泉,则金郁。郁气化源,义见前章。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

天地有五运之郁: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。人身有五脏之应,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,则结聚而不行,当升不升,当降不降,当化不化,而郁病作矣。故或郁于气,或郁于血,或郁于表,或郁于里,或因郁而生病,或因病而生郁。郁而太过者,宜裁之,抑之;郁而不及者,宜培之、助之。大抵诸病多有兼郁,此所以治有不同也。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_土郁之法

天时:岩谷震惊(木胜制土,土之郁也,郁极则怒,怒动则发。岩谷者,土深之处。震惊者,土气之发也),雷殷气交(殷者,盛也;气交者,升降之中以三气四气之间),埃昏黄黑(尘霾敝日也),化为白气(湿蒸之气,岚之属也)。川流漫衍,田牧土驹(川流漫衍,洇没郊原也;田牧土驹,以洪水之后群驹散牧于田野也),云奔雨府,霞擁朝阳,山泽埃昏,其乃发也(雨府乃太阴,湿聚之处;霞擁朝阳,见于旦也;埃昏者;土气之浊也)。土气被郁,所化皆迟。然土郁之发,必在三气四气之时,故犹能生长化成。不失其时也。

民病:湿土为病。湿在中焦,故心腹胀。湿在下焦,故数后下利。心为湿乘,故心痛。肝为湿侮,故胁胀。呕吐者,有声为呕,有物为吐。霍乱者,吐利并行,而心目瞭乱也。注下者,大便暴泻也。湿气伤肉,则肘肿身重。皆土发湿邪之症。

土郁治法:土郁夺之。夺者,直取之也。凡土郁之病,湿滞之属也,其脏应脾胃,其主在肌肉四肢,其伤在胸腹。土畏壅滞。凡滞在上者,夺其上,吐之可也;滞在中者,夺其中,伐之可也;滞在下者,夺其下,泻之可也。凡此皆谓之夺,非独止于下也。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_金郁之发

天时:天洁地明,气清气切(火胜制金。金之郁也),大凉乃举。草树浮烟(大凉者,金之寒气;浮烟者,金之敛气),燥气以行,雾霧数起(金气至,则燥气行;阴气行,则雾霧起)。雾霧者,乃厚雾也。杀气来至,草木苍干,金乃有声(杀气者,阴气也;苍干者,凋落也。金乃有声,金气劲而秋声发也)。山泽焦枯,土凝霜卤,怫乃发也(燥气行,故山泽焦枯,土面凝白,卤结为霜也)。金旺五之气,主秋分八月中后,凡六十日有奇,故其发也。

民病:咳逆嗌干,肺病而燥也。心胁满引少腹,善暴病,不可反侧,金气胜而伤肝也。金气肃杀,故面色陈而恶也。

金郁治法:金郁泄之。泄者,疏利也。凡金郁之病,为敛,为闭,为燥,为塞之属也。其脏应肺与大肠,其主在皮毛声息,其伤在气分,或解其表,或破其气,或通其便。凡在表、在下、在上,皆可为之泄也。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_水郁之发

天时:阳气乃避(土胜制水,水之郁也。水郁而发,寒化大行,故阳气乃避),阴气暴举,大寒乃至。川泽严凝,寒氛结为霜雪(寒雾者,寒气之如雾也),甚则黄黑昏翳,流行气交,乃为霜杀,水乃见灾(黄土色,水黑色,水为土郁而发,故二色并见于气交)。阳光不治,空积沉阴,白埃昏瞑而乃发也。其气二火前后,君火二之气、相火三之气,自春分二月中,而尽于小暑六月节。凡一百二十日,皆二火之所主。水本旺于冬,其气郁,故发于火令之时,阴乘阳也。

民病:寒客心痛,腰痛,关节不利,屈伸不便,善厥逆,痞坚腹满(此皆寒水之气为病。火畏水。故心痛。寒入肾,故腰痛。寒则气血滞,筋脉急,故关节不利,屈伸不便。阴气胜,阳不得行,故厥逆,痞坚腹满)。

水郁治法:水郁折之。折者,调制也。凡水郁之病,为寒为水之属也。水之本在肾,水之标在肺,其伤在阳分,其反克在脾胃。水性善流,宜防泛溢。凡折之法,如养气可以化水,治在肺也;实土可以制水,治在脾也;壮火可以胜水,治在命门也;自强可以帅水,治在肾也;分水可泄水;治在膀胱也。凡此皆谓之折,岂独折之而已哉。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_木郁之发

天时:太虚埃昏,云物以扰,大风乃至,发屋折木(木有变,金胜制木,木之郁也。木郁之发,风气大行,故有埃昏云扰,发屋折木等候,皆木之为变也)。太虚苍埃,天山一色。或为浊气,黄黑郁若,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,其气无常(苍埃浊色,黄黑郁若,皆风尘也。风胜湿,故云虽横而不起雨。风气之至,动变不定,亦无常期)。长川草偃,柔叶呈阴,松吟高山,虎啸岩岫,怫之先兆也(草偃者,草之风必偃也。呈阴者,凡柔叶皆(乖+山),因风翻动而见叶底也。松吟声在树间也,虎啸则风生,风从虎也。凡见此者,皆木郁将发之先兆)。

民病:胃脘当心而痛,上支两胁,膈咽不通,食饮不下,甚则耳鸣眩转,目不识人,善暴僵仆,此皆风木肝邪之为病。厥阴之脉,挟胃贯膈,故胃脘当心而痛。膈咽不通,食饮不下也。上支两胁,肝气自逆也。肝经循喉咙,入颡,连目系上会于巅,故坚僵。最伤胃气,故令人善暴僵仆。

木郁治法:木郁达之。达者畅达也。凡木郁之病,风之属也,其脏应肝胆,其经在胁肋,其主在筋爪,其伤在脾胃、在血分。然木喜调畅,故在表者当疏其经,在里者当疏其脏,但使气得通行,皆谓之达,诸家以吐为达者,又安足以尽之?

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_火郁之发

天时:太虚曛翳,大明不彰(水胜制火,火之郁也,盖火郁之发,热化大行,故太虚翳昏昧,大明反不彰也)。炎火行,大暑至,山泽燔燎,材木流津,广厦腾烟,土浮霜卤,止水乃减,蔓草焦黄,风行惑言,湿化乃后。燔燎腾烟,炎热甚也。材木流津,汁溶流也。霜卤水泉干涸,而卤为霜也。止水,蓄积之水也。风行惑言,热极风生,风热交炽,而人言惑乱也。湿化乃后,雨不至也。火本旺于夏,其气郁,故发于未申之四气。四气者,阳极之余也。

民病:少气,疮疡痈肿,胁腹胸背、头面四肢,䐜愤,胪胀,疡痹,呕逆,瘈疭,骨痛,节乃有动,注下,温疟,腹中暴痛,血溢,流注,精液乃少,目赤,心热,甚则瞀闷,懊侬,善暴死,此皆火胜之为病也。壮火食气(故少气),火能腐物(故生疮痈),阳邪有余(故为䐜塞愤闷,胪腔胀满,疡疿疮毒等症),火气上冲(故呕逆),火伤筋(则瘈疭抽制),火伤骨(则骨痛难支),火伏于节(则节乃有动),火在肠胃(则注下),火在少阳(则温疟),火实于腹(则腹暴痛),火入血分(则血溢流注),火烁阴分(则精液乃少),火入肝(则目赤),火入心(则心热),火炎上焦(则瞀闷),火郁膻中(则懊侬),火性急速败(绝真阴则暴死)。

火郁治法:火郁发之。发者,发越也。凡火郁之病,为阳为热之属也。其脏应心于小肠三焦,其主在肺络,其伤在阴。凡火所居,其有结聚敛伏者,不宜蔽遏,故因其势而解之、散之、升之、扬之,如开其窗,如揭其被,皆谓之发,非独于发汗也。

禹贡九州分野八卦定位

乾宫:雍州今属陕西省。禹贡曰:黑水西河为雍州。其界西据黑水,东距西河,谓之西河者,主冀都而言也。

坎宫:冀州今属北直隶、山西,兼河南省,彰德、卫辉、怀庆三府。禹贡曰:三面距河。充河之西,雍河之东,豫河之北。《周礼•职方•河内》曰:冀州是也。又曰:幽州而营并于幽。营即辽东也。

艮宫:充州今属山东省,充州、东昌二府。禹贡曰:济河惟充州。其界东南据济,西北距河。青州今属山东省,济南、青州、莱州、登州四府并辽东。禹贡曰:

震宫:海岱惟青州。其界东北至海,西南距岱。岱,泰山也。

巽宫:徐州今属南直隶徐州。禹贡曰:海岱及淮。惟徐州,其界东至海,南至淮,北至岱,而西不言济者,以岱之阳,济东为徐。岱之北,济东为青。言济不足以辨,故略之也。《尔雅•济东》曰:徐州者周无青,并青于徐也。《周礼•正东》曰:青州者,周无徐,并徐于青也。

离宫:扬州今属南直隶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五省。禹贡曰:淮海惟扬州。其界北至淮,东南至海。

坤宫:荆州今属湖广、广西、贵州三省。禹贡曰:荆州衡阳惟荆州。其界北距南条荆山,南尽衡山之阳。

兑宫:梁州今属四川、云南二省,兼贵州省,贵阳、思州、普安等州。禹贡曰:华阳黑水惟梁州。其界东距华山之南,西距黑水。

中宫:豫州今属河南省,兼湖广,襄阳、郧阳二府。禹贡曰:荆河惟豫州。其界西南至南条荆山,北距大河。

十二地支方位

子齐,青州;丑吴,扬州;

寅燕,幽州;卯宋,豫州;

辰郑,充州;巳楚,荆州;

午周,三河(河南);未秦,雍州;

申晋,梁州,四川成都汉曰益州;

西赵,冀州,山西北直;

戌鲁,徐州;亥卫,并州,今曰属冀州,山西北直。

凡九州岛十二宫,天星分野,《内经》止言九宫分数,未有九州详载。按殷周以下之制,皆以扬州隶丑,青州隶子,徐州隶戌,如前图之类莫解。所谓且天星,周于六合,而欲以中国尽配之,其义何居?及考奇门诸家,则合于禹贡,复有此九宫分野。与前十二宫者,有所不同,抑又何也?此其中恐有误者。盖不在此,则在彼矣。今并图于此,以便考正。

五运六气药方_运气五瘟丹

运气五瘟丹(一名凉水金丹):专治时行瘟疫,发热头痛,身痛腹痛,无汗,日久不愈,或身目发黄,或发斑,发疹,发痧,或谵语舌苔,或大小便五六日不便等症。服此无不立效。并暑月一切热症,男妇大人小儿,用之如神。

甘草(甲巳年为君)、黄芩(乙庚年为君)、黄柏(丙辛年为君)、栀子(丁壬年为君)、黄连(戊癸年为君)、南香附去毛土,真紫苏叶各一两,为君者加一两

以上七味,俱生用不见火,于冬至日为末。用锦纹大黄二两熬膏,和前药末为丸,如弹子大,重三钱,朱砂雄黄为衣,再贴真金。每服一丸,新汲凉水研化送下。或丸大小不一,以便大人小儿加减用之。大人每服重三钱者一丸,如小儿十岁上下者每一钱五分。病轻日浅者,一服而愈;病深日久者,三四服而痊。忌腥辛辣,油腻煎炒,并一切厚味之物。

按五瘟五郁加减,引用开列于后。

五运六气药方_泻黄散

泻黄散:(土郁为疫)治脾胃伏火,舌苔口燥,唇干口疮,口臭烦渴等症。

防风四钱,藿香七分,山栀一钱,石膏一钱,生甘草二钱

共为末,每服二三钱,入水二盅,煎一二沸,连末量冷,研化五瘟丹服之。病甚者,将泻黄散永不见火同研化五瘟丹,新汲凉水调服。

五运六气药方_连翘解毒饮

连翘解毒饮:(水郁为疫)乃脾肾受伤,以致面赤身黄,体重烦渴,口燥舌苔,头面肿大,咽喉不利,大小便涩滞,发斑、发疹等症。

青黛八分,元参一钱,泽泻一钱,知母一钱,连翘一钱,童便一盅

水二盅,煎一盅,量冷,研五瘟丹送下。

五运六气药方_龙胆泻肝汤

龙胆泻肝汤:(木郁为疫)乃肝胆经受病,实火湿热,胁痛耳聋,胆溢口苦,躁扰狂越,头晕目眩,胃胁痞塞,咽嗌不利,肠胃燥涩等症。

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、当归、生地、柴胡、甘草生,各一钱

水三盅,煎一盅,量冷研五瘟丹服之。加羌活一钱,防风七分。

五运六气药方_凉膈散

凉膈散:(相火郁而为疫)治相火上盛,中焦燥实,烦躁口渴,目赤头眩,目疮唇裂,吐血衄血,大小便秘,胃热发斑、发狂等症。

连翘四钱,大黄酒浸,芒硝二钱,生甘草二钱,栀子炒,一钱,黄芩一钱五分,薄荷一钱,知母二钱

上为末,每服三钱,同五瘟丹研化,送下。

五运六气药方_泻白散

泻白散:(金郁为疫)乃肺与大肠受病。肺火太盛,皮肤蒸热,洒浙寒热,日晡尤甚,咳嗽气急,烦热口渴,胸膈不利等症。

桑白皮一钱五分,蜜水炒,地骨皮水洗,一钱五分,甘草七分,生,粳米一钱,黄芩一钱

水二盅,煎八分,量冷,研五瘟丹服之。

五运六气药方_竹叶导赤散

竹叶导赤散:(君火郁为疫)乃心与小肠受病。治一切火热表里俱胜,狂躁烦心,口燥咽干,大热,干呕,错语不眠,吐血衄血,热甚发斑,便赤淋痛,口糜舌疮,大便燥结等症。

生地二钱,木通一钱,淡竹叶一钱五分,连翘一钱,大黄一钱,生,栀子一钱,黄芩一钱,薄荷八分,黄连八分,甘草梢八分

水三盅,煎一盅,量冷,研化五瘟丹,送下。

著作及作者简介

《瘟疫发源》是一部比较特殊的瘟疫著作,此书是专门研究五运六气与以瘟疫为主的疾病相关性的著作。作者马印麟撰于雍正三年(1725年)。

马印麟,字长公,号好生主人,古青(今山东益都)人。据其《瘟疫发源》雍正三年(1725年)自序署名“三世医八十老人马印麟”,其生年当为1645年。而其九十岁时(1735年)还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《救急良方》,其逝年当不早于此年。马氏三世业医,自幼随祖父学医。父辈去世之后,又“各处访求明师贤友”。对瘟疫的诊治也颇有体会。他认为自古以来,张仲景、刘河间、李东垣、朱丹溪可谓岐黄之四大明师,他们理论涉及“诸病、脉理、经络脏腑、本草”,详悉明白,但“惟有瘟疫一门而未尝发明受病之由”。导致“凡遇瘟疫之症,流行颠倒差乱,误人多多。”后来,马氏在青州(今山东益都)医药世家张宗玉处得其所藏的《类经》(张景岳之作)一部,对其中的五运六气之说十分赏识,认为如果能明五运六气之至要,则可知为瘟疫时症之根源,故书名为《瘟疫发源》。此书著完之后,存放了三十余年。在此期间,马氏注意观察运气与瘟疫发生的关系,认为是“屡验屡效”,所以才将此书刊刻出版,并将所观察的结果附在书前,并对气运不同的不同年份提出了相应的不同治法,最后提出7个药方,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。

Table of Contents